第九冊:論智德與義德(II-II. Q 47~79)
簡介
第九冊開始樞德的討論。智德是在判斷實際問題中,唯一成全理智的倫理德性,支配著認識、判斷和出命的行動。聖師對於「出命」的觀念是卓絕的。智德主題包含:智德本身;構成部分,即內容因素;智德的對象;相關的恩賜,即聖神通過超見引導理智做實際的判斷;最後是相反智德的惡習,及相關的誡命。
關於義德的論述篇幅極長,除了普遍義務的基本問題之外,作者提出個別義德的類別:分配義德與交換義德,緊接著又論及償還。
舉凡涉及對人性命、身家財產等侵犯分配義德與交換義德的行為,本冊中亦有鉅細靡遺的探討;這些侵犯有出於判斷、侮辱和陰謀詭計之類。
精華摘要
1.「把正當的理性應用在實際的行動上,這是屬於智的事;而這樣的事,如無正當的嗜慾是辦不到的。為此,智不僅含有其他理智德性所含有的德性之性質或理,而且也含有道德涵養性德性所含有的德性之性質或理。智德就是這樣也被列在道德涵養性德性之間。」(第四十七題第四節正解)
2.「正如對於藉藝術完成的外在作品,在藝術家的心智裡,預先存有某種『理』,作為藝術的準則;同樣地,對於理性所限定的正義行為,在人的心智裡,也預先存有某種理,有如智德的某種準則。如果把這準則用文字表達出來,就叫作『法律』。」(第五十七題第一節釋疑1.)
3.「行善避惡之所以被稱為一般的、或特殊的義德的近似構成、或完整部分,因為二者都是為構成一個完整的義德行為所需要的。行善是義德的完成行動,好像是它的主要部分。避惡卻是一個比較不完善的行動,是義德的次要部分。」(第七十九題第一節正解、釋疑3.)
更多神學大全中文版各冊簡介精華摘要....